摩尔线程IPO:市占率不足1%引关注,7名高管中5人曾任职英伟达,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多环节承压

2025年9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尔线程”)的首发申请。该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444.76万股,拟募集资金80亿元,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SoC芯片的研发项目,并拟将10.0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自2020年成立以来,摩尔线程在产品研发上进展迅速,已完成四代GPU架构迭代,形成了覆盖AI智算、云计算等领域的产品矩阵。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收从0.46亿元大幅增长至4.38亿元,展现出较强的业务成长性。然而,由于持续的巨额研发投入——三年半累计超过43亿元,远超同期营收规模,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已超过50亿元,呈现“增长性亏损”态势。若此次IPO募集资金顺利到位,将为其缓解资金压力,延续技术投入与市场开拓提供重要支撑。

尽管技术迭代迅速,摩尔线程在当前市场中的占有率仍相对较低。2024年,其在AI智算产品、图形加速产品及智能SoC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应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引发关注。公司指出,这一现状与国际厂商的先发优势有关,也与国内多数芯片初创企业水平接近。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英伟达(全功能 GPU)、华为海思(ASIC)以及AMD(GPGPU),在国内 AI 芯片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4.4%,21.4%,15.3%,摩尔线程在国内GPU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低于1%,在这一背景下,摩尔线程正通过差异化竞争和持续的技术创新,逐步推进其市场化进程。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挑战不容忽视。2023年10月,摩尔线程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其供应链受阻、部分专用原材料报废并计提大额跌价准备,部分生产设备也因供应商中断合作而出现减值。产品端如AI训练板卡S4000的市场化进程一度受到影响。尽管公司积极调整供应链策略以应对冲击,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潜在压力。

在公司治理层面,摩尔线程的高管团队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7名高管中有5人曾长期任职于英伟达,包括实控人张某中及多位联合创始人。然而,在冲刺科创板IPO的关键时期,公司治理层出现频繁变动: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一名董事、两名监事及一名独立董事相继因个人原因辞职,引发市场对其管理稳定性的关注。

三年亏损超50亿元

摩尔线程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2021年-2024 年,公司成功推出了以“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命名的四代GPU架构,构建起一个覆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科学计算及图形渲染等多领域的计算加速平台,并与多家重要运营商、云服务商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然而,当翻开其招股说明书,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财务数据却揭示出这家企业面临的严峻现实:持续且巨大的亏损困境。

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三年间合计亏损50.05亿元,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额收窄至2.71亿元。然而,摩尔线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样为巨额负数,与巨额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营业收入的迅猛增长,从2022年的0.46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4.38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4%,尤其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了7.02亿元。

摩尔线程IPO:市占率不足1%引关注,7名高管中5人曾任职英伟达,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多环节承压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摩尔线程在研发上毫不吝啬。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分别达到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和5.57亿元,三年半累计投入超过43亿元。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尚不足以覆盖如此庞大的研发开支,更不用说还有销售、管理等其他运营成本,这直接导致了公司收入越高、亏损越大的尴尬局面。这种“增长性亏损”虽然在某些高科技行业的发展初期被视为常态,但其可持续性完全依赖于外部资本能否持续输血。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12.4.2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目前尚未实现盈利。若未来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经营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公司可能持续亏损;在极端情况下,不排除营业收入和净资产大幅下降,导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净资产为负,触发退市风险警示,甚至触发退市条件。

在此背景下,公司此次IPO拟募集80亿元,并明确其中10.06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笔资金若能顺利到位,将为其延续技术研发、拓展市场提供资金缓冲。

多个产品市占率不足1%引关注

在国产GPU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自主研发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公司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并拓展出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然而,尽管其产品线不断丰富、技术迭代持续加快,2024年度,摩尔线程AI智算产品、图形加速产品及智能SoC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应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足 1%。

摩尔线程IPO:市占率不足1%引关注,7名高管中5人曾任职英伟达,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多环节承压

图片来源:摩尔线程首轮问询的回复

面对监管要求其量化分析公司在境内市场的占有率情况,摩尔线程回复称,该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国际龙头企业在相关市场仍具有先发优势及较强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其他芯片初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水平较为接近。目前,摩尔线程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正处于逐步提升阶段,未来随着市场拓展和技术迭代的持续推进,摩尔线程的市场化规模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中国市场的选择已更多样化,多数国产厂商最新产品性能已有较大提高。

尽管市占率仍低,摩尔线程的产品结构与战略方向正在发生明显变化。2024年,公司AI智算产品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至77.63%,尤其是KUAE集群贡献了42.42%,显示出公司在高性能计算市场中的积极进展。然而,专业/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均由于相同芯片开发,收入金额占比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智能SoC产品于2025年刚刚推出,尚未对当期收入形成支撑,未来市场反馈仍有待观察。

面对2025年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H20产品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摩尔线程强调,其产品与H20在市场定位、技术路径及国产化替代方向上存在差异,更聚焦于高性能AI训练和符合本地化需求的应用场景。因此,上述境外 GPU 龙头的销售政策变化对公司业绩及市场拓展不构成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英伟达(全功能GPU)、华为海思(ASIC)以及 AMD(GPGPU),在国内 AI 芯片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4.4%, 21.4%,15.3%,摩尔线程在国内GPU 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低于1%,在这一背景下,摩尔线程正通过差异化竞争和持续的技术创新,逐步推进其市场化进程。

摩尔线程IPO:市占率不足1%引关注,7名高管中5人曾任职英伟达,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多环节承压

图片来源:摩尔线程二轮问询的回复

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多环节承压

2023年10月,摩尔线程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这一事件对其业务运营产生了多维度影响。尽管该清单未对公司日常对外销售及客户拓展形成重大限制,但在供应链端,其采购美国生产的原材料、获取或使用含美国技术的知识产权和研发工具等活动受到了一定约束。

由于集成电路行业具有高度专业化分工与技术密集的特点,更换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非易事,这一过程可能伴随额外成本。更关键的是,当前国际形势持续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若美国或其他国家进一步扩大贸易限制范围或出台新制裁措施,摩尔线程业务或将面临更深层次冲击,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进而影响经营业绩。

针对监管机构关于地缘政治及国际贸易形势对公司技术研发、产供销及持续经营能力影响的问询,摩尔线程回应称,公司已通过调整供应链策略积极应对实体清单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相关风险已充分揭示。

从具体业务层面看,“实体清单”的影响已在多个环节显现。例如,2023年末,因被列入“实体清单”,摩尔线程剩余的苏堤基板已无实际用途。根据与供应商F1的合同约定,公司需承担这部分未消耗基板的费用。经2024年上半年双方反复协商,明确了剩余基板的数量与价格并签订正式采购协议。截至2024年末,该批基板仍无使用价值,公司对其全额计提跌价准备2027.55万元,并计划后续通过第三方报废回收服务处理暂存于供应商厂区的材料。

摩尔线程IPO:市占率不足1%引关注,7名高管中5人曾任职英伟达,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多环节承压

图片来源:摩尔线程首轮问询的回复

摩尔线程产品端同样受到波及。面向AI训练市场的板卡S4000,虽增强了AI计算与卡间互联能力并推出了首代AI集群产品,但其2023年市场化进程因“实体清单”限制承压,2024年情况有所改善。此外,2023年公司生产设备计提减值394.12万元,主因是被列入“实体清单”后部分供应商中断合作,导致存放于这些供应商处的生产设备无法继续使用。

7名高管中5人曾任职英伟达,治理层一年内多人职位变动引关注

摩尔线程实际控制人为张某中,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合计持有12.73%股份,通过与一致行动人协议及员工持股平台控制关系,实际控制公司36.36%的股份,公司无单一持股30%以上的股东,不存在控股股东。

摩尔线程实控人张某中,曾在英伟达担任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近十五年,公司多名高管团队也具有“英伟达”从业经历。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周某曾在英伟达担任市场生态高级总监16年;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张某勃(公司副总经理)曾担任英伟达GPU架构师;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王某(公司副总经理)则在英伟达任职销售总监近12年;另外,摩尔线程副总经理宋某军曾于英伟达担任高级销售经理;摩尔线程副总经理杨某山曾于英伟达任GPU架构师。

公司7名高管中有5名曾供职于英伟达。

摩尔线程IPO:市占率不足1%引关注,7名高管中5人曾任职英伟达,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多环节承压

图片来源:招股书摩尔线程

然而,在摩尔线程向科创板发起冲刺的关键时期,其治理结构却出现了一些波动。根据公开信息,2024年12月,董事周某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同期,监事王某、周某也因个人原因辞去监事职务;2025年3月,独立董事汤某同样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这些变动集中发生在IPO申请提交后,不免让市场对其背后的原因及对公司稳定性的影响产生疑问。

声明:文中观点数据仅作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