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他已确认遇难!紧急提醒
近日,一男子在
北京密云黄花顶登山失联
今天(23日)
据北京晚报消息
经过5天搜救
失联男子被找到
疑似坠崖,遗憾遇难
图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40岁男子独自登黄花顶
失联男子家属2月18日曾发布寻人启事,“年龄40岁,身高170cm左右,于2025年2月15日进山,前往黄花顶徒步登山,至今未归……”
公开资料显示,黄花顶最高海拔1210米。“黄花顶这片山特点是‘山连山’,一座接一座,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而且野山中没有明显的道路,只有一些野猪等野生动物走出的小道,人员一旦失联,寻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据参与搜救的北京市密云区蓝天救援队队长冯波涛介绍,救援队于2月18日晚接到了搜救任务,前后共出动队员42人次参与寻找失联男子。
冯波涛说,据失联男子亲友介绍,他是一名马拉松运动爱好者,身体素质不错。当天,失联男子是独自一人来密云爬山,虽然山下曾是景区,但他走的都是野路,爬的都是野山。“男子手机里安装了登山软件,但在登顶后,男子关闭了软件。通过调取监控视频、登山软件后台信息,确定了他在哪上的山,但不知道他的下山轨迹是什么走向。”
遗体在悬崖下被发现
据悉,2月22日晚,在密云区牛盆峪村边上的野山中,两名驴友,也是失联男子生前的好友发现了他的遗体,救援人员随即也前往现场。当时,失联男子的遗体位于一处悬崖之下,头部受到撞击,推断其生前可能遭遇坠崖。
展开全文
深夜,救援队在搜救失联男子。图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失联男子搜救指挥部2月23日发布公告称,2月15日,失联男子在密云登山失联,随后各方力量展开搜救。2月22日21时9分,救援人员抵达失联男子所在位置,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并于23日凌晨3时20分转运下山,本次救援工作结束。
冯波涛提醒登山爱好者,登山前要做好充足准备,关注临近天气变化,规划好行程及路线,尽量不走野路,不爬野山,选择成熟线路、正规景区。“尤其是不要一个人爬野山,密云蓝天救援队每年接到的山岳救援任务中,一个人爬山遇险占80%。此外,登山前,最好把自己的行程及路线告知家人和朋友。”
登山安全指南
出游时,
需提前关注天气变化,
规划进山路线,
避免迷路、摔伤等情况发生。
可一旦突遇不测,
如何有“景”无险?
一起来看。
爬山时迷路怎么办
不要从未经开发的小路爬山,应时刻注意脚下安全。如遇危险,要保持冷静,减少体力消耗, 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尝试其他路径。
用手电发出SOS信号
SOS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在摩尔斯电码中用三点三横三点来表示。
夜间,可用手电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灯光求助,用手掌或布遮挡光源来控制灯光;
白天,可用镜面反射来替代灯光,发出求救信号。
其他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的受困信号,是在地面摆出较大的三角形。
爬山时摔倒骨折怎么办
手臂骨折
手臂骨折
将骨折手臂上抬至高于心脏的位置,将有效避免患部发生肿胀;然后固定骨折部位,用报纸、杂志、雨伞、树枝等作为支撑物,用毛巾或撕下衣服的袖子等将手臂与支撑物绑定在一起。
腿部骨折
腿部骨折
腿部骨折与手臂骨折相同,需要用支撑物固定住患部周围的关节;小腿骨骨折,要在脚踝上方、下方,膝盖上方、下方这四处打结,固定住小腿。
注意:如受伤部位出血,要先按压止血,再用绷带或撕下衣物缠绕包住患处。
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先止血,再固定骨折部位;
固定时不要试图将骨折部位复原,也不能将受伤部位束缚过紧,否则可能导致组织坏死;
除止血时必要的包扎外,要尽量剪开骨折部位的衣物,保持血液畅通。
转发提醒!
评论